•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历史不会忘记——记宣城市抗美援朝老战士

历史不会忘记——记宣城市抗美援朝老战士之钢铁战士杨渭清

阅读次数: 作者:王冬芸 信息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3-07-26 17:18
[字体:  ]

老兵档案:

姓名:杨渭清

出生:1934年3月

居地:宁国市仙霞镇龙亭村八甲村民组

经历

1949年6月,参加宁国三元民兵组织。

1951年1月,报名参军,先后被编入宁国独立6营3连、皖新兵1团2营5连。

1951年6月,编入67军200师599团3营8连11班入朝作战,在金城南阻击战中荣立集体一等功、个人二等功。

1957年4月,复员回乡务农。

2020年10月,获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11月,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赠二等功奖状、立功证明书、抗美援朝纪念章、朝鲜军功奖章等6件文物。

20201116日上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展厅内,威武的凯旋门下,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的双手紧紧相握。其中一位肤色较黑的老人,就是来自安徽省宁国市仙霞镇的杨渭清,和他深情相拥的战友,名叫马维华,是目前在世的唯一一位以个人姓名命名所在部队的志愿军特等功臣,由于战功卓著,凤凰网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专题纪录片《英雄人生》将他作为第一集的主人公。


杨渭清(左)与马维华重逢时合影

来自宁国大山深处的杨渭清是怎样走进朝鲜战场的?在朝鲜战场上,入伍不到一年,仅17岁他怎么能荣立个人二等功?身为连指导员的马维华怎么会记住这个普通的新兵?为什么会有两位老兵这场特殊的重逢?接下来,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一起走近这位志愿军老兵。

少年丧母,他是天目山脚下的孩子

杨渭清19343月出生于原宁国县狮桥区仙霞乡柘亭村,父亲为人比较精明,曾任过当地保长。家中有兄弟姊妹五人,杨渭清排行老二,八岁时,父亲送他到家附近的一所乡村学校读书。

十一岁那年,杨渭清的母亲病故,父亲很快娶回了一个继母,他的童年生活开始陷入苦难。晚娘非常凶狠,轻则不给饭吃、不给被子盖,重则不停打骂,连带幼小的弟弟妹妹一起受罚。为了更年幼的弟妹,少年杨渭清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杨渭清上学的校舍用的是村里的祠堂,是当地一个地主家儿子创办的,地主家的孙子也在杨渭清所在的班就读。仗着自己的父亲是校长,这个富三代在班上经常欺压同学,气焰嚣张。少年杨渭清看不惯这个小霸王的行径,总是站在班上受他欺压的孩子这边。十四岁那年秋天,在一次激烈冲突中,杨渭清将不依不饶的小富三代的脑袋打破,鲜血淌了一脸,这下可彻底得罪了这位校董。

明知道杨渭清从家里讨要不了一分钱,校长存心刁难,让他回家做20面小旗第二天交来。等到次日,校长拿着戒尺,狞笑着让杨渭清伸出手心,准备狠狠的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倔强的杨渭清一把夺过戒尺,重重的打向恶校长的脸,从祠堂的后门跑走。临走前,他向小伙伴们喊道:听说九岭(当地地名)有新四军,我去找他们去

又冷又饿的杨渭清在山里躲了整整三天三夜,饿了就刨点地里的山芋吃,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晚上找个山洞迷瞪一会儿。一直到第四天上午,父亲请堂哥在山里找到了他,堂哥说自己能带杨渭清到九岭找到新四军,这样才把他下了山。

或许是父亲害怕倔强的二儿子真的会离家去找新四军,这次逆天的反抗没有让杨渭清受到惩罚,但却结束了他的求学生涯。从十四岁到十六岁,杨渭清的个人履历表中填的是放牛两个字,家乡的山塘河沟,到处烙上了他的足迹。采摘野菜野果,捕食各种野生动物,成为这个头脑机灵的小子的拿手本领。也是这段特殊的经历,杨渭清对山野地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识判断。没有想到的是,这段经历却成为他日后在朝鲜山地作战中先天的优势,对于他立下战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军入朝,他是不怕苦累的行军模范

1949423日,宁国县全境解放。十五岁的杨渭清报名参加了当地的民兵组织。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村大队召开了朝鲜战争募集新兵的动员会,鼓励全体民兵带头参战。杨渭清第一时间主动报名。19511月,17岁的杨渭清被编入宁国独立63连,正式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临近春节,当时县人武部新兵连的人数还很少,杨渭清和寥寥几个战友们过了他一生中第一个离家度过的难忘的新年。年后,陆陆续续,一批批伙伴加入进来,新兵连一下子变得异常火热起来。

根据统一部署,经过短暂休整后,杨渭清和和一百多位宁国籍的热血青年一起被整编为皖新兵125连,开赴河北秦皇岛进行战前集训。在这里,这些年轻的战士们第一次拿起了枪,看到了炮,扔起了手榴弹。短短几个月的战备集训后,杨渭清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672005993811班。

1951616日,这是杨渭清终生难忘的一个日子,这一天,他和年轻的战友们一起,跨过鸭绿江,正式入朝作战。

1951年,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难的一年。在连续的交战之中,美军也逐渐熟悉了志愿军的战法,并开始有针对性地制定全新的打法,双方僵持于三八线附近。此时,经过前期艰难的斗争,原来驻守朝鲜金城地区的我军部队伤亡严重、补给困难,战斗力减弱。杨渭清所在的67军接到军委命令,开赴前线接防这一地区。

过了鸭绿江,行军的道路异常艰难。通往防区的公路桥梁多半炸毁,敌机在空中不断盘旋,战士们只能徒步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每个人背着粮食、被子等生活必需品,加上武器弹药等至少八、九十斤的行李,翻山越岭、爬沟过坎。19517月下旬至9月初,朝鲜北方发生了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大小河流涨水,战士们穿的胶鞋经常灌水进去,脚长时间闷在里面,皮肤发胀起泡,磨破后很多战士伤口发炎,异常难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补给线遭受严重破坏,损失了大量粮食物资,个别部队甚至出现了断粮的情况。而为了躲避敌军飞机的轰炸,行军队伍白天不能冒烟,晚上不能见光。战士们不敢生火做饭,大家尽量喝冷水,吃野菜干粮。

在长达两个多月的行军中,仅有十七岁,瘦弱单薄却显得异常坚强精干的杨渭清受到大伙儿们的称赞,他被连队授予行军模范的光荣称号。

阻击作战,他是英勇善战的机灵小子

对于这时候的年轻战士杨渭清来说,战场作战还是一个新奇的体验,他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等待他的是一个杀气腾腾的名词——“范弗利特的弹药量,其战略思想就是发挥美军的军事绝对优势,不计成本的投入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的轰炸和炮击,使对手难以有效地防御。

为试探新接防的第67军的战斗力,美韩军投入大量兵力,于19519月向第67军发动了特种混合支队作战实验进攻。攻打5998连的是敌炮兵营,36门炮疾速射击,炮击间隙是飞机的轮番轰炸,中间还有凝固汽油弹,一爆炸,四处飞溅,飞到的地方树上地下到处一片火海。面对武器先进的美韩军的试探性进攻,志愿军坚持近战原则,等敌人距离接近30米左右再开家伙。距离越近,我们枪打的命中率越高,手榴弹就能够大显神威。在一场场狂轰滥炸中,杨渭清领略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感受到敌人强大的军事威力。


秋季攻势的第二阶段,美国军队改用了坦克劈入作战攻势,先长距离迂回到志愿军侧翼,切断志愿军的交通线路,然后在重武器的掩护下对志愿军进行正面进攻,67军阵地被分割包围。八连驻守的491.8高地,山后边是一个山谷,左边是金城,右边是韩军占据的金化,几乎被打成了战场上的孤岛。

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连指战员,仔细观察了地形,研究了敌人的兵力和可能来的方向和道路。杨渭清和战友们一夜没睡,挖出了对付右前方敌人的一条14米的战壕。后勤兵搬来了整整三十多箱六七百发手榴弹,做好了顽强抵御的各项准备。

921日起,8连官兵迎来了一场历时十二天的恶战。1952212日的 《人民日报》上面刊登了一篇特约报道《马维华谈十二昼夜的阻击战》,这样描述当时战斗的情形:21日拂晓,敌人的六个化学迫击炮群开始连续向我阵地猛击,接着八架敌机又在我们的上空疯狂地轮番扫射、轰炸和扔汽油筒。这时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分三路从正面向我们冲锋,敌人以一百多人的代价占领了我前沿阵地,直接威胁我连指挥所。同时敌人的六十多辆坦克,已有十八辆插到我方阵地的后面,切断了我们后方的兵力和弹药的支援。前边敌人的5座力炮,架在高山顶上向我阵地轰击,坦克上的炮火则猛轰我阵地的后面。在炮火的掩护下,敌人步兵分六路向我夹击。这时的情势已很危急……


枪林弹雨中,身边的战友们在一个个的倒下,原来打冲锋枪的战友牺牲了,杨渭清扔掉手中的步枪,抓起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敌人一批批攻了上来。这时,和杨渭清一起长大,一起从仙霞民兵班报名参军的老乡陈先强三元乡人,牺牲21从前面的阵地跑过来,向他喊道:敌人上来了,我们快往右后面撤。突然一梭子子弹射过来,陈义强倒在了血泊中。儿时伙伴、今时战友在面前的牺牲让杨渭清痛彻心扉。73年后,杨渭清在回忆到当时场面时,仍然老泪纵横——“想不到呀,他头一天晚上还和我一起站岗,又在想家里的妻子,他新婚一个月就报名参军,总在想家想老婆,我还总在劝他,仗打完了有多少见不到……想不到就那么一下子,再也见不到了呀。


多年后,我们见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0师政治部在1951年颁发的一份毛笔手写的奖状,上面用这样的语句概括了杨渭清作为新兵走上战场的心路历程:兹有杨渭清同志于金成南阻击战中由恐惧到无畏,用步枪杀伤敌三十余名,对完成该次战斗任务起了显著作用。

目睹战友的牺牲,杨渭清此时的头脑异常清醒,他想起以前休息老兵们闲聊时,讲到机枪扫射中间换子弹总会有一个间隙时间,他认真地听、仔细地判断着,找准逃生的瞬间,一跃而起,成功撤退,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八连的战士们人数越来越少;他们大伙越来越疲惫,武器也越来越少……他们守在战前挖好的十四米长的战壕里,这中间,有身经百战的连政治指导员马维华,有刚刚走上战场的新兵杨渭清,有排长,有炊事员,在通讯隔绝的十多天中,大伙儿对自己的处境都无从知晓,只知道炮火如雨点般洒落,敌人从四面八方冲向自己的阵地,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人在阵地在,他们能做的只有坚持,再坚持。

敌人还在一批批往山峰上展开进攻。这时,新兵杨渭清凭借少年时丰富的山地生活经验,迅速找到一个绝佳的地理位置,既很好隐蔽了自己,又能观察到敌人的进攻态势。杨渭清果敢地协助身边的连指导员马维华,往这边打!指导员手中的手榴弹扔了出去,凭借陡峭的山势,一下子滚进敌人进攻的阵营,一炸就是一大片。小子,好样的!得到表扬的杨渭清更加振奋,眼睛死死地盯向进攻的敌人。停下,敌人在退下了,大伙也休息一下。随着杨渭清的这一嗓子,马维华命令仅有的有生力量快速休整……凭借着这默契的配合,59938连的战士们连续进行了十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打败了敌人的十四次冲锋,最后终于击退了敌人,歼敌650多人此时全连打的只剩下21人。

战后200599团总结经验,大家认为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秋季攻势中,志愿军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关键之处就在于八连防御阵地的拼死抵抗,严重消耗了美军的战斗力。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给马维华记特等功,给连队记集体一等功,授予第672005998马维华钢铁连队的称号。杨渭清荣立个人二等功成为宁国籍参加抗美援朝斗争中唯一获得志司颁发二等功的战斗英雄。

躬耕故里,他是周围老百姓的主心骨

经过长达39天的金城南阻击战的洗礼,杨渭清迅速成长。1951年的冬天,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营部首长发现他头脑灵活、机智勇敢,将他调到2005993营侦察连,参加十字架山等战役,先后担任侦察班副班长、班长、副排长等职务。

战斗的硝烟逐渐散去,杨渭清随同599团回到国内,继续服役。1956年,杨渭清经人介绍,与邻村的胡小梅写信相识,不久成婚。第二年,杨渭清复员,回到了家乡。

回乡的杨渭清成为一名基层干部。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又经过战场血与火的洗礼的他身兼数职,不仅负责民兵训练,也要组织完成大队的生产任务。此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倾错误严重泛滥。杨渭清一边看着乡亲们忍饥挨饿,另一方面却被授意将粮食亩产量成千上万的往上报。本身性格就倔强耿直,眼里揉不下沙子的他一气之下,辞去全部职务,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地处天目山下贫困偏僻的乡村,立下战功的杨渭清多年来从没有向组织索要过任何待遇。他和小他五岁的妻子胡小梅省吃俭用,辛勤耕作,育过多胎儿女,却因缺医少药而夭折。最让夫妇二人痛心的是由于夫妇二人忙于生计疏于监护,爱子在十四岁那年不幸溺水身亡,让他几乎绝望地接受了命中无子的宿命。好在幸存下的唯一的女儿善良孝顺,入赘的女婿也勤劳能干,三个孙子活泼机灵,让中晚年的杨渭清得到一些宽慰。 

改革开放后,德高望重的杨渭清被乡亲们推举,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他所在的家乡地处皖东南,与浙江安吉、临安接壤,思想比较开放活跃。杨渭清带领大伙儿瞄准当地的早笋、茶叶等山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领乡亲们努力发家致富,振兴乡村。

20203月,革命军事博物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抗美援朝文物。杨渭清看到征集公告后,积极与藏品征集保管室取得了联系。沟通中,藏品征集保管室发现了他和马维华同属一个连队,在征得两名老兵及家属同意后,军事博物馆安排了特殊的捐赠活动,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头说到的这场相隔68年的重逢。当92岁的马维华看到迎面走来的杨渭清时,激动地和身旁的工作人员说道:杨渭清这个名字我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们是一个连队出生入死的兵啊!他在战场是好样的,面对敌人疯狂的进攻,我们都立下誓言:只要人在,阵地就在!捐赠仪式上,马维华拉着杨渭清的手,动情回忆了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表达了对战友和志愿军烈士的深切怀念。他们还共同捐赠了珍藏的21件抗美援朝相关文物。

如今,年近90岁的杨渭清老人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他每天最常做的事情,是观看电视里面的战斗片,依稀当年血与火的战场。

从这些或已渐行渐远或在逐渐老去的抗美援朝老兵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这些老兵是一条条纽带、一个个坐标,提醒着我们如今的强大是如何来之不易,正如那个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那首广为传唱的歌中所唱到的那样:英雄们战胜了凶暴的敌人,英雄们打开了和平的大门

和平来之不易,历史必须铭记。致敬钢铁战士杨渭清,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