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历史不会忘记——记宣城市抗美援朝老战士

历史不会忘记——记宣城市抗美援朝老战士之能文能武周家荣

阅读次数: 作者:袁梦 信息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3-07-29 08:17
[字体:  ]

老兵档案:

姓名:周家荣

出生:19331217

籍:安徽省肥东县

经历

19529月,在安徽省肥东县双柯镇应征入伍。

1953春节后,入朝,担任24连文化助教   

19546月至19633回国驻防河北唐山担任过电台台长通讯连电报排长等。

19636转业到宁国县,先后在人行、工行工作。

19945月,退休。

202010月,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20217月,获得光荣在党50纪念章。

我的外公周家荣,生于1933年,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作为最可爱的人的后代,我感到无比光荣和骄傲。现在我的外公虽已耄耋之年,却口齿清楚,记忆清晰,在聆听他叙述72年前的故事时,他平静的话语,使我感受到,当年正值青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身上的一腔热血和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大无畏精神。外公的言语间,我颇为感动的更是那种一上战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和坚定。

整装待发艰难入朝


19529月,外公由老家安徽肥东县坐火车到达东北的热河省北票县,然而他们都是一群新兵,不能马上进入战场,于是在那里驻扎3个多月才进行训练,为尽快适应朝鲜多山的地形地貌,外公等新兵主要以爬山训练为主。

1953年春节后,他们从北票县(当时是一个矿区)坐火车到安东(现丹东),隔江相望的就是朝鲜的新义州。火车晚上从安东出发,只能用灯火控制,因为美方敌军白天在鸭绿江附近进行疯狂扫射轰炸,其实,已经对我国安东构成严重威胁,我军只能坐绿皮火车通过鸭绿江进入山洞火车一次不能运输很多人,当时放下外公所在的部队213新兵团,立刻开走了。为了保证完成任务,避开美国为首的敌军袭击,他们晚上或者白天下雨时才能分散行军,生活上以班为单位,一个战士身上带着35斤的米袋和国内带来一些蛋黄粉和海带,只能选择茂密的森林里进行简单的生火做饭,有时候饭没做熟,敌机来了,顾不上吃一口,就要赶紧隐蔽起来。晚上部队行军中不能说话,分散坐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因为山上会有敌军的特务到处侦查我军的行军状况,为了保证行军的顺利,我们战士发明了一个办法,每23里路发现敌军就向天上防空哨来提醒后面的部队。


外公部队所经过的村庄、城市到处残垣断壁,一片死静,几乎见不到人影,白天他们就会在炸烂的屋檐下或者山洞分散地休息。大约行走11天,到达前线,为了保持战斗力,老兵都会带一个新兵,前方的战壕几乎都是猫耳洞,只能容纳一人。由于美军炮弹射程很远,对后方进行切断式轰炸,后方伤亡惨重,后勤得不到一定的保障。外公他们在前线阵地上好几天喝不到一口水,吃不上一口饭。外公还依稀记得没有到前线时,曾住在坑道里,所谓的坑道就是在山里打一个洞,大的坑道能住几十人,但是进去容易,出来就相当困难,狡猾的美军知道坑道会有部队,隔三差五对坑道进行轰炸,企图把坑道的出口都堵死。即使幸运没有被炸到,坑道的环境也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状态,加上营养不足,很多人都得了眼盲症,一出山洞感到视线模糊。在战斗前线的阵地上,没有一个战士去考虑能不能吃得上饭,自己身体怎么样,因为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如果有任务,从阵地派出去的战士们会相互拥抱,就算生死离别依然从容镇定,奔赴战场。


火炮发威战场立功

在残酷的战争进行中,我军得到了苏联的武器援助,外公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在炮兵连用的是苏联支援我们的喀秋莎火箭炮,那可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功勋利器,炮兵之王啊!每次24发炮弹,如小型原子弹一样,一个接着一个,阵地顿时一片通红。喀秋莎是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的功臣,震慑了敌人的同时,也大大鼓舞了我们军队的士气。除了火箭炮,苏联还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在分发给每个战士的枪上面都会有固定的编号,并做好登记。外公所在的部队打散敌方的一个连队,在激战过程中我军凭借着武器和士气上的优势,伤亡较少。听到敌军被我们的战士打得四处窜逃,我心里特别痛快说到这,外公的声音却突然有些低沉,他告诉我虽然我军获得更好的武器,在战场上外公和他的战友们奋勇杀敌,然而战争中带来的伤害,是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的。在一场小规模的战役里牺牲的战友中有一个是他的老乡,我的心一下子起来,静静地听外公讲述这位烈士牺牲的经过,这位战士具体的名字外公不太记得了,只知道姓郑,十七八岁和外公一般的年纪,他们一起从老家肥东县参军,又很有缘分地分到一个连队外公清楚地记得场战斗是在夜间330分,战士们从阵地出发,突然敌方一个炮弹袭来,他们就地卧倒,炮火熄灭后,继续完成任务,回来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人便折回去寻找战友的踪迹,结果只找到了一支枪,枪当时都是苏联支援的冲锋枪,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每个枪号码都会登记名字……而这位失踪的战士正是外公的老乡,当时行军时就在外公的前面,炮弹来得太快,还有没有反应过来,眼前就是一片火海当大家回头寻找,除了那竿有编号的枪,还找到了战士的一只鞋子,他肯定是牺牲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外公能幸运地活下来,实属不易,他将有机会在有限的生命里,继续报效祖国。

话说上甘岭战役中15军损失惨重,需要休整,外公所在新兵连进行整编后被编24军野战部队,继续完成15军驻防任务。

19537月金城战役中,外公在炮兵连队,他所在部队的任务是对注子洞南山阵地清扫敌军残余逃亡部队时,在一个战道里,敏锐的外公俘虏了一个联合国军队的战地记者。外公当时发现他身上背着照相机,便奋不顾身地上去,他的战友担心有危险立刻紧随其后他们一气呵成共同将对方制服据外公回忆,当时对方吓得不敢反抗,乖乖交出了手枪、手表和照相机,手表属于私人用品,便还给了他而照相机里都是我方阵地的照片,一旦落入敌军手里,我方的驻守阵地情况将会暴露,对我军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当时外公不通英语,将俘虏转交给后方师部,确定对方身份联合国军队的比利时战地记者,而且专门收集情报。外公和他的战友在这次行动中立了功,并通报嘉奖。

当金城战役即将结束,外公所在的部队顺利占领阵地,然而漫山遍野全部是死尸,甚至没有完整的尸体随处可见,有我们烈士的尸体,也有敌人的,外公说大部分都是敌人的尸体,老兵们会将尸体分类处理,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敌人们尸体集中掩埋,我们的烈士被拉到固定地方,有的认不出的就地掩埋,认得出部队的的会在掩埋处插上一个牌子写上人数或者部队番号,但是大部分人的姓名是不知道的,部队里有花名册,然而保管册子的战士也大都牺牲了,虽然这些牺牲的战士是谁就无从查起,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民志愿军。外公无奈地摇摇头,感叹掩埋尸体的这段经历对于他来说,终生难忘的一幕幕惨烈的场景如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是啊,战争何其残酷,它摧残的不仅仅是鲜活生命,也是人类的文明。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定当珍惜。

无线电波再续使命

停战之后,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并没有马上离开伤痕累累的朝鲜,而是一部分人留下来帮助朝鲜进行战后恢复和建设的工作,还要从连里抽出一批有些文化的人组织报务电务队外公当时是初中文化水平,便幸运地加入了学习无线电报的培训,也就是现在的电台。外公详细描述当时的经过,因为战后的朝鲜十分破败,19546月到19551,注子洞阵地,连着的大山洞(能住一两百个人)外山坡建的简易平房,这就是战士们学习的地方和住处,在这样居住极其简陋的环境里,战士们更加珍惜学习。他们把发报木头做的键固定在桌子上,几十张桌子他们每天进行无线电训练主要负责训练的教员是原国民党电台台长(辽沈战役俘虏的,还有两个女同志(华东军政大学),学习了2个多月,结束之后就分散到不同的连队。30多个战友一起训练,都是从头学习,他们一开始用俄文训练,即使手指发麻发胀休息一会便继续坚持。训练要求是一分钟要达到120个字,4个阿拉伯数字一组,同时发报速度快而且要准确 手摇马达,两个人配合好,摇起来才能发电。摇机员、报务员(既要发又要抄)、译电员整个电台三个部门组成,分工明确各自做好各自职责外公的日记里,详细地记录了当时学习的压力,他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学习时间不够,技能不能很快掌握,尤其担心自己生病,因为一生病就会耽误学习的进度,不能尽快完成任务。在日记中,外公有这样一段话:我深刻体会到工作的意义,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做一名现代化通信战士的光荣责任。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去做好工作,消灭差错事故,这是我们的共同誓言。

19551月左右,外公学成回国驻防在河北省唐山市24军部4555部队,在通讯营无线电连成为了一名报务员,一干就是8年,后来因为表现突出,提干为无线电通讯车电台台长,当时的通讯车是苏联支援我们的。外公拿出专业的知识非常具体告诉我这个通讯车是如何操作我听得很入神,也不禁感慨:外公能文能武,好棒!那个时代的青年,之所以鞠躬尽瘁、奋不顾身,只因心中有信仰,他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是世代必须铭记的最可爱的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