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县市信息

广德:完善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全方位“退役军人之家”

阅读次数: 作者: 信息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3-08-28 10:39
[字体:  ]

广德市自2019年成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至今,四年来,先后设立了1个县级服务中心,12个乡级、138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保障体系,为退役军人政策咨询、就业安置、常态帮助、法律援助、权益保障等提供多方面、多元化服务,为辖区内13000多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打造出更为温暖、更有特色的基层服务保障机构。

服务在一线,保障更暖心

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对退役军人最近、了解情况最多、帮助力度最大的一级机构。

卢村乡中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位于乡中心位置,服务群体较大,服务站建有老兵谈心室、档案室、活动室、阅览室。“我们站面对前来办事的退役军人,常年都做到‘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把椅子’,确保退役军人来访服务到位、疑问解答到位、诉求解决到位。”社区书记、服务站站长刘勇向笔者介绍。


(图为:工作人员为退役军人讲解优待政策)

今年以来,该服务站面向辖区内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发布“你有事,我来办‘帮办代办’”服务,并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公告,陆续解决了20余名退役军人困难,服务包括代买药品、代缴水电费等等。

“在这里办事很方便,他们的能力很强、政策很清楚,不用去市里办,少跑了很多路。”正在休假的现役军人小李在中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咨询退役后的相关政策。 

目前,中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已全面建成有机构、有人员、有编制、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组织架构,形成“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机制。在为退役军人服务的“零距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小小服务站,作用可真大

在位于广德市西边的誓节镇是广德红色发源地,兵源大镇。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涌现出王金林、邓国安等一大批英雄烈士,这里双拥氛围浓厚。走进政府办公大楼,映入眼帘的是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闪闪夺目,站内设立了“老兵法律援助室”、“军人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退役军人可以随时到这里办理事项或参加活动。“在服务站,退役军人可以直接向我们反映困难和需求,也方便了我们及时答复和提供帮助。”巫俊瑛是该服务站副站长,同时也是一名军嫂。“办事的年轻退役军人大多都会叫我嫂子,在这里工作,让我更能理解当兵的诉求和想法,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图为:誓节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军人活动室)

今年78岁的郑国美,是该镇重点优抚对象,患有慢性疾病,巫俊瑛会定期来她家走访慰问,了解生活困难,帮助代办医疗报销等一些事项,老人对她的服务也是连连点赞。

誓节镇共有优抚对象、退役军人1483人,现役军人134人,为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还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巫俊瑛介绍说,从服务站成立以来,就建立镇村两级包保机制,对全镇所有优抚对象情况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并根据每名服务对象的情况开展精准服务。2020年,该站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2023年荣获安徽省百家红色服务站、优秀服务站等荣誉称号。

建强大体系,促保障提升

“他们的工作效率真快,我报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广德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电话,咨询老家房子倒塌纠纷问题,了解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的事情,没想到工作人员当天就回复了我,还为我提供了解决的办法。”说起广德市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李先生中肯地向笔者表示。

广德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位于城区中心,内部设立了优抚帮扶、就业创业、褒扬纪念、法律援助等窗口,全年接待前来办事服务对象达3000余人,办理事项1200余件,2020年创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图为:正在服务中心办理报到的退役军人)

“在这里,一次就能办理好报到登记、党组织关系转接、户口关系转接等很多手续,让我们都感到很便利。”2023年刚退役回家的朱德建说道。

与此同时,在大力推进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中,该中心率先垂范,先后申报51个乡、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中多次召集乡、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召开业务培训会,实地查验创建工作,截止目前51个乡、村级服务站已全部创建成功。

谈起将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杨文成介绍说“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解决一次问题,暖的是一家人的心,浓厚的是社会的氛围,我们将继续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切实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