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的传声筒。我们共产党员更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方成安,出生于1977年,安徽省广德市杨滩镇人。他年轻时参军入伍,现在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广德市杨滩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
军绿换古铜
方成安的祖父是一名参战老兵。儿时的他,听着祖辈们英雄故事长大。受祖父影响,1993年12月,方成安选择应征入伍。
每当提起自己的部队,方成安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们的部队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董存瑞生前的部队,传承着董存瑞的英雄精神。”在天寒地冻的延边当兵的日子里,方成安锻炼出了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他至今仍保持着部队的作息习惯,他对待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坚持了部队的教育方式。方成安的两个侄子也都深受他的影响,先后参军入伍,报效祖国。
1996年,随着军旅生涯的落幕,他踏上了回乡的路途,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之中,先是担任了独树社区书记一职,以实际行动引领乡村变革。随后又转战信访工作前沿,用耐心与智慧架起了一座座连接人民与政府的桥梁。这一系列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经历,锤炼了他的意志与能力,让他对家乡有了更深的情感羁绊。
军绿换古铜。寒来暑往,身上的军绿色衣服被汗水浸湿逐渐褪色,古铜色的脸庞在风吹日晒中越发透亮。方成安用不变的初心和满腔热忱为人民服务。他的身影,在寒风中挺拔,在烈日下坚毅,褪色的军绿背后,藏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图为方成安向实践队员讲述早年经历)
党员为老兵
方成安是一名党员。他常说:“我是老兵,我代表党为老兵们服务”。转眼间到了2019年,方成安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阶段——就任杨滩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
上任之后,方成安坚持每年清明冬至都会亲自带领着志愿服务队,奔波在服务辖区内二十多处烈士陵墓之间。他们走遍每一处烈士安葬地,去祭扫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他对待每一座烈士墓碑都充满敬意,会小心翼翼地擦去墓碑上的灰尘。他会静静地坐在那里敬上一支烟、倒上一杯酒,用自己的方式去缅怀他们。
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比较繁琐,方成安通常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工作,往往到晚上10点之后都很难歇息。他经常奔波于他所负责区域内的13个村庄和3个社区之间,深入倾听老兵们的需求,耐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方站长的车上藏着一个不起眼却充满温情的秘密——一把电动剃刀。这把剃刀,是连接他与老同志们情感的桥梁。每当发现有老同志因行动不便而疏于打理发容,方站长便会化身为“临时理发师”,用他那双巧手,耐心细致地为他们修剪发丝,整理仪表,让每一位老同志都能以整洁、精神的面貌迎接每一天。
(图为方成安走访服务对象)
为更加有效的推进辖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方成安多方汇报,争取县乡财政支持。在他的努力下,镇上的十多处零散纪念设施得到了全面而细致的修缮维护,成为该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同时,方成安坚持为退役军人们服务,帮他们累计申请到了近两百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医疗困难和生活困难。
初心映未来
方成安是千万共产党员的缩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党和国家的温暖如同春日暖阳,温暖那些曾为家国安宁浴血奋战的参战和退役军人的心房。
在杨滩镇之外,还有无数像方成安一样的人,他们默默无闻驻扎基层,以最质朴的情感和最坚定的步伐,走在关爱老兵的道路上。他们聆听老兵的过往,铭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他们解决老兵的实际困难,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慰藉,每一分努力都凝聚着对英雄的敬仰与尊重。
(图为方成安亲自擦拭烈士墓碑)
“我叫方成安,我今年48岁。现在在广德市杨滩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从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人这一生就那么几十年,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其位,谋其事,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这就是我最热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