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过从军经历的人来说,“八一”这两个字意义非凡。它不仅留存和见证了一段激情难忘的青春岁月,更淬炼出铮铮铁骨与不朽军魂。
在宁国市城市管理局的花名册上,全局154名干部职工中,退役军人就达72名,“半军事化队伍”这一称谓实至名归。昔日,这群老兵身着戎装,头顶边关明月、脚踏雨雪风霜,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如今,他们转“战”在城市管理一线,每天走街入巷、清理街道,无论酷暑严寒,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老兵的本色与担当。
在岗一分钟 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有着14年军旅历程的王道友同志,是河沥溪街道城管中队一名老队员。他虽然即将于2024年8月中旬退休,但每天仍坚持与年轻同事们一道外出执勤,赃活累活总是争在先、干在前,没有半点怨言,更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情绪,同事们都称他为“老黄牛”。
“在岗一分钟,就要尽职六十秒,虽然我马上快要退休了,但只要在岗一天我都会严谨认真对待,要对得起组织和人民的信任。”王道友质朴的说道。退休后,王道友的希望做一名城管蓝志愿者,继续奋战在城市管理一线。
从大厨到环卫工人 我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
汪发平1970年入伍,曾是一名驻岛战士。1976年退役后,他返乡务农,后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一名国家二级厨师。随后的30多年里,烧饭掌勺成为他的主业。
2019年,66岁的汪师傅做出了人生中一次重大抉择,选择参加城市环卫工作,从掌勺大厨到拿扫帚的环卫工人。汪师傅憨笑中诉说了自己内心的过往:“最初加入环卫工作时,多少有点‘面子’上过不去,拿过去比,心里确实有点落差。后来,经过慢慢调整和适应,我为自己的这份选择而自豪,因为环卫工作是为了城市万户千家,既重要又光荣。”
2024年7月,河沥溪街道党组织为汪师傅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汪师傅表示,只要身体能行,会一直在环卫一线干下去。
军魂根植于心 努力实践人生的价值
方向阳,2013年6月从部队转业安置到宁国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工作。从事环卫工作11年来,他从外行逐渐成长为内行。他坦言道:“我吃了不少苦头,栽了不少跟头。”刚入职时,为深入了解环卫作业模式和运行情况,他常常凌晨4点起床,到各片区路段巡访了解情况,掌握实情,只为能早日全面驾驭好本职工作。
环卫工作人多面广,月度经费支出庞大,组织上决定将日常考核的重任交付于他。面对这项“得罪”人的差事,他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工作原则,杜绝各种违规现象发生:“干工作总会得罪人,关键看是否违背工作原则、是否有利于管理的公平公正。”
不忘军人本色 努力再立新功
胡前亚,2009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先后荣获“抗疫先锋”等数十项表彰嘉奖。如今,这位曾经的老兵成为了城管工作的一名“新兵”。
起初,他被分配到街道市容管理岗位。面对这项全新的工作,他坚持“多问、多学、多干”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他热心主动地为市民商户服务解难题,单位内勤外勤他样样揽着干;此外,他还主动参与学习跟班规划管理工作,努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胡前亚同志为人做事积极谦和,勤奋好学,无论份内或份外的事,只要中队作出安排,他总是第一个付诸行动。”西津街道城管中队指导员汪剑评价道。
从事城市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理性定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范“腐”定力。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心酸委屈时,他常警醒自己:“管理就是服务,管理需要沟通、需要相互理解、更需要理性平和。”
巾帼不让须眉 为城管工作绣色添彩
“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在宁国城市管理局就有这样一朵昔日的军中绿花。她曾扎根军营数十载,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和豪言壮语,只有那份退伍临别时面向军旗所作的庄重的誓言:“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努力在新的岗位再立新功!”她,就是宁国市城市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操辉环。
退役前,她是部队医院的一名检验技师。回地方工作后,方方面面对她而言“隔行如隔山”,尤其在文字材料方面更是让她倍感压力巨大。面对困难和挑战,她积极面对,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加班加点成了常态,同事们笑称她为“加班小达人”。
2020年初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她每天“泡”在办公室,按照上级要求仔细排查核实1200余户联点共建包保户信息,确保上报的每一条信息数据准确无误。在那段日子里,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对家庭和子女的关照少之又少:“当时大儿子3岁,小女儿一岁半,丈夫远在部队,家庭和孩子只能托付给年长的父母看管,有时深夜时分,孩子做梦还念叨着‘等妈妈回家’,每每想起这些,我内心总是充满愧意。”